在大部分中国人眼里,失业是焦虑,休息就是犯罪。

从18岁开始,工作到65岁,一辈子都在工作。可怕的是,40多年的工作,却没有换来一个幸福的生活。

从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,上班,好像大家一直在赶路,像一头低头拉磨的驴,干活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。

大部分的人一生,都被无形的焦虑感裹挟着。中考、高考、就业、结婚、生子、拼娃······,每一步都有人在催促,你不能休息,不能落单,不能走偏,只能拼命地做到最好。

如果你已经30多岁,那么失业就是一种天大的罪,在家休息3个月,家人都会把你当做一个瘟神。

只有不停地赚钱,不停地工作,不停地努力,你才是个合格的人。

人生短短三万多天,好像一直是为了别人而活,为了让别人说你是优秀的人,为了让父母骄傲的人。一辈子劳碌,恐慌,焦虑,只为了向人证明自己。

我们眼里永远只有工作和赚钱,享受生活就是在犯罪。
没钱的时候,要努力赚钱;能赚钱的时候,想好好赚钱,舍不得去玩,然后就这样操劳一生。

稻盛和夫曾说:“人生并不是一场物质盛宴,而是一场精神修炼”。

人生下来如果一辈子都只为了生存这一件事,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?

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们,先苦后甜。

父母教育孩子要老实本分安分守己,为的是长大后对他们有益;老师向学生保证,努力背答案取得好成绩有助于他们谋职;公司老板告诉他们,要有耐心,努力工作,有朝一日会过上好生活。

结果怎么样?越努力挣扎,反而越来越贫困。

努力工作的实际回报实在太有限了,所以有些年轻人宁愿选择躺平。

60后70后是分享了时代的红利,赶上了国家大开发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。

80后是莫名其妙地成为了车奴房奴孩奴。

90后是还执迷不悟,掏空家里所有的钱去买套房,背上30年房贷。

当他们看到这些80后90后的面临的巨大生活压力之后,看到他们无力挣扎的时候,当然会选择一条更加舒适的道路去走,躺平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。

当然这里不是在鼓励大家躺平,而是我们应该明白:工作不能成为我们的全部,玩乐也该是生命的一部分。

三毛曾说:“一辈子都在省着,攒着,不论多抠,钱还是没存够。 一辈子都在忍着,让着,怕着,不论多小心,人还是得罪的不少。
一辈子都在读着,写着,悟着,不论多聪明,亏还是没少吃。 一辈子都在觉醒中,成熟中,成长中,不论多淡定,遗憾还是有。
回头看,除了苍老的容颜,渐长的年龄,满腹的心酸,还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? 所以想开了,什么才是生活,只有自己高兴了,那才是生活。”

祝大家重新找到自己的爱好,找回自己的梦想,重新点燃对生活的热爱。